一文讀懂專精特新概念及重點方向!
來源:admin 發布日期:2023-09-12 瀏覽:884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可以享受政府的財政專項資金、稅收優惠、企業知識產權保護、技術創新支持、市場開拓扶持、融資增信,能夠提高企業資質榮譽、提高企業品牌和產品推廣等,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市場前景,也容易獲得風險投資、股權投資、債務融資等各類投資渠道的資金支持。同時,還能獲得人才、管理和服務等方面支持,在市場推廣方面亦存在較大優勢。 在國家層面,2021-2025年,中央財政累計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,分三批(每批不超過三年)重點支持100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高質量發展。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。 在省級層面,金融系統“專精特新貸”最高5000萬貸款,2022年4月已全面實施;河南省對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,在有效期內按照不超過設備、軟件實際投資的30%給予補助,最高不超過500萬元。 在市級層面,以鄭州市為例,對新認定為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、省級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、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。同一企業按照“從高、不重復”原則給予獎勵。(由于政策有即時性,具體以各地市獎補政策為準)。 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就是指具有“專業化、精細化、特色化、新穎化”特征的中小工業企業。一般來說,大部分“專精特新”企業都出自制造業。我國建立了多方位多層次的創新性企業梯次,主要分為以下四個層次: 創新型中小企業 創新型中小企業是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、知名品牌,具有良好的創新管理和文化整體技術水平在同行業居于先進地位,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優勢和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。 專精特新企業 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則是企業中的佼佼者,指具備專業化、精細化、特色化、新穎化優勢的中小企業。“專精特新”企業雖然規模不大,但擁有各自的“獨門絕技”,其專注于產業鏈上某個環節,聚焦核心主業,創新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強,在產業鏈上具備一定的話語權。 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 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是“專精特新”企業中的佼佼者,是專注于細分市場、創新能力強、市場占有率高、掌握關鍵核心技術、質量效益優的排頭兵企業。 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是指長期專注于制造業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,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,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業。 “專精特新”的概念于2011年7月由工信部首次提出,隨后在《“十二五”中小企業規劃》中也提出將“專精特新”作為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。 在國家層面上,根據《工業“四基”發展目錄(2016年版)》,專精特新發展方向主要圍繞《中國制造2025》十大重點領域,并著力突破工業“四基”發展瓶頸,“補短板”“鍛長板”“填空”產品。 專精特新發展重點領域: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、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領域、航空航天裝備領域、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領域、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領域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、電力裝備領域、農業裝備領域、新材料領域、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。 在省級層面上,河南省政府印發的《河南省制造業頭雁企業培育行動方案(2021-2025)》文件中提到:以構建“556”高能級制造業體系為重點,聚焦做強做優6大戰略支柱產業鏈和培育壯大 10 大新興產業鏈。圍繞裝備制造、食品制造、電子信息、汽車制造和新材料5大優勢產業,鋼鐵、有色、化工、建材、輕紡5大傳統產業,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、智能網聯及新能源汽車、新能源、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、節能環保6大新興產業和10個新興產業鏈領域,擇優選擇一批企業進行重點培育。 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主導產品應優先聚焦制造業短板弱項。 ? 符合《工業“四基”發展目錄》所列重點領域,從事細分產品市場屬于制造業核心基礎零部件、先進基礎工藝和關鍵基礎材料; ? 符合制造強國戰略十大重點產業領域;屬于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及關鍵領域“補短板”“鍛長板”“填空白”產品; ? 圍繞重點產業鏈開展關鍵基礎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攻關;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創新產品。 先進高分子材料是新材料的重點,也是新一代信息技術、生物、高端裝備制造、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急需的重要材料,是科技發展及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撐,強鏈補鏈的重要一環。 8月23日,智慧芽創新研究中心正式發布《2023年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科創力報告》,從行業分布數據結果中看,新材料“小巨人”數量最多,達2953家;新一代信息技術第二,達2788家。按“中國制造2025”的十大重點產業領域進行統計,1.2萬家“小巨人”企業中有87.3%屬于上述十大產業。其中,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機械裝備(綜合電力裝備、農機裝備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三個產業)的數量最多,分別有2953家、2788家和2405家,展現了較為明顯的行業聚焦。